在脱贫一线攻坚拔寨

——西乡塘区强化驻村工作队员管理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8-07-30 07:49   来源:南宁日报   
字体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保护视力色:    恢复默认

  从机关干部到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从宽敞舒适的办公室走到田间地头、百姓身边;从村民担心疑虑到对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信任满满……西乡塘区的驻村工作队员用心血和汗水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派到我们这里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不仅为我们带来产业项目,更带出了一支具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队伍。

  如何确保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选得准、留得下、融得进、干得好?西乡塘区组织部从精准选派、严格管理、关心支持等方面发力,让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在脱贫一线各展其才,抓党建、抓扶贫、抓发展,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让村民拥有更多获得感。

  选得准:“精兵强将”注入新鲜血液

  干得好,首先要选得好。在选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过程中,西乡塘区始终坚持从严把关,按照择优选派、精准选派的原则,重点从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实、干事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中选派工作队员,确保真正把“最能打仗的人”选派到脱贫攻坚一线,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在选派的129名工作队员中,优秀年轻干部有48名,新提拔干部有25名,占56.6%。

  驻村工作队员到村任职后,积极配合第一书记,从整章建制入手,规范组织生活、民主公开、村务监督等制度规定,着力解决宽松软问题,增强了党支部的组织力,让村民看到了新变化。他们纠正村务不公开、办事不透明问题,组织党员群众开展活动;他们与村里党员逐个谈话,把大家聚拢在一起,恢复正常的组织生活;他们建立党员微信群,组织党员为村民服务,增强党支部的生机与活力。

  事实证明,好队员是选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西乡塘区坚持把队伍管理抓严抓实、抓经常,通过开展工作队员“亮身份、践承诺、当先锋”活动,促进工作队员做表率、转作风,服务群众。同时,持续加大驻村工作督查力度,每周至少2次对工作队员在岗情况进行“两随机”督查,确保工作队员“吃住在村、全脱产工作在村”。

  西乡塘区委常委、政府副区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长梁成红说:“我们注重在严管与厚爱上下功夫,调动激发工作队员的干劲活力。一方面,在纪律上严管,通过建立完善考勤、请销假、‘两随机’督查以及‘红黑榜’通报问责等制度,从严约束管理;另一方面,在生活上关爱,通过定期谈心谈话、落实‘五个一’住村生活保障、购买意外保险等举措,让队员们安心驻村、履职尽责。”

  留得下:责任担当突破发展瓶颈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句歌词道出了坛洛镇下楞村村民对驻村工作队员农振博的感激之情。在两年多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农振博和驻地群众结下深厚情谊,村民早已把他当成“自家人”。

  “这些年村里变化很大,就是因为农振博来了,真心实意为我们办了许多实在事。如果他走了,我们心里都会空落落的。”村民梁志坚说,两年里,农振博争取到资金将几条村道进行硬化,方便了村民出行,还发展了养鸡、火龙果等产业,引进企业发展农家乐,村里变得越来越好。

  下楞村要发展,必须有个能战斗的党委班子。农振博说,刚到下楞村的时候,这里的党组织战斗力不强,“要想提升组织战斗力,配强班子很重要。”在农振博的带领下,下楞村各个关键岗位都配齐了党员干部。为夯实党组织基础,村委还将一批致富能人吸纳成为班子成员,增强了村子发展的后劲。

  班子配齐,农振博带领他们大展拳脚,他动员村民进行土地流转,发展火龙果和百香果种植;引进企业将村里的老宅进行风貌改造,保留传统民俗特色;带领村民参加划龙舟比赛,在比赛中凝聚民心,让下楞村焕发生机与活力。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下楞村的村集体经济连年看涨。

  本可以回城的农振博毅然决定继续留守,“说实话,我也很想回去,我爱人也是驻村工作队员,长年不着家,孩子只能留给老人照顾。我也想过结束驻村生活,回去照顾家里,但就是割舍不下对村民的感情。”农振博表示,如今村子正向好的方向发展,为了这份责任,他更不能离开。

  两年多的驻村生活,在农振博心里,下楞村早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我们村的好几个产业都还在实施,我们都很需要他。”这是村民最质朴的挽留,也是农振博坚守的理由。

  干得好:特色产业扎根脱贫一线

  驻村工作队员将驻地当作故乡,将驻村当作一份事业,在与群众携手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共同成长。他们白天在田间地头与群众干农活、搞生产,晚上夜访农家拉家常、讲政策、话发展,成为扶贫主战场的生力军。坛洛镇同富村驻村工作队员张航今年3月接过驻村工作队员的接力棒,如今正一步步成长起来。

  “陆书记,你觉得同富村还可以发展什么好项目?这片土地该怎么盘活?”中午时分,张航还在跟第一书记讨论同富村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他明白,贫困村要长远发展,基础在产业。近年来,同富村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沃柑、生姜、砂糖橘等一批特色产业相继落地开花,让贫困户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去年脱贫的村民卢宗宁正在地里照看茂谷柑的长势,“我拿10亩地来种植茂谷柑,明年年底就会有收成,预计产量能达到1万斤。”卢宗宁说,自从村里引进龙头企业搞柑橘种植,他的生活就发生了变化,自家的20亩土地,一半流转给公司收租金,自己还在公司里务工、学习种植技术。

  今年,看到希望的卢宗宁在剩余的10亩土地上种植了茂谷柑,“以前没技术不敢种,现在有大公司支持,我们放心多了。”

  “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盘活土地资源,引进企业,带领村民共同发展产业,让村民既能脱贫,又保证不返贫。”张航说,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还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同富村的村集体收入达到5万多元,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村子的发展后劲。

  “下一步我们还将建设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引进大企业发展循环水养殖,不断拓宽脱贫致富路。”张航说。

  近年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在西乡塘区的乡村里,弯下腰去拔穷根,携起手来奔小康,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留下了汗水和足印,无论是接过接力棒还是继续留守驻村,不变的是肩上的责任、手上的事业和心中的情怀。

打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