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南宁数据 > 数据 > 数据解读

发展加工贸易是尽快恢复工业增长的出路

发布时间:2018-06-01 15:22   来源:南宁市统计局   
字体颜色:【       绿】    字体大小:【 】    保护视力色:    恢复默认
  当前,受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全市工业处于一个较为艰难的发展时期。从1-4月统计数据看,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9.35亿元,同比下降6.8个百分点,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2.3个百分点,全市工业发展动力明显不足。要加快全市工业发展,亟需加快加工贸易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工作,尽快为工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确保工业恢复平稳增长态势,否则全年工业增长将可能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
  一、当前加快发展加工贸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原有老企业增长动力不足。
  进入2018年,由于全市经济仍处于“提质增效”的阵痛期,工业企业订单下滑、过剩产能去除等都给原有工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同时,全市工业多年来的较快增长,也给工业带来了总量基数大、增长难度加大等难题,全市工业发展开始面临一定的瓶颈。当前全市工业产值恢复增长的现实要求已非常紧迫,因此尽快培育和引进一定数量的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补充新鲜血液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2.发展加工贸易是全市工业实现较快增长的必然选择。
  一般来说,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线较为成熟,只要整体搬迁到位,即可在1-2年内甚至当年内即可满产达产,而一般的工业企业发展到相当的规模需要3-5年。而且由于加工贸易型企业没有去年基数或者基数较小,企业规模也相对较大,投产后可给全市工业增长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此外,由于加工贸易生产较为平稳,只要有产品订单、外部经济环境没有出现较大的问题,此类企业生产就能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很少出现产值大起大落的情况,也可以给南宁市工业后续的平稳发展带来极大的裨益。
  3.加工贸易是当前全市工业实现增长的重要助推器。
  当前,加工贸易对南宁市工业增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2017年情况看,全市20家规模以上加工贸易企业产值达553.07亿元,尽管企业个数仅占全市工业单位数量的2.1%,但产值占到全市比重的13.9%。这20家加工贸易企业全年产值也实现了24%的高速增长,增速高出全市水平10.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了3.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22%。


  

  4.发展加工贸易是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出口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随着南宁市实施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加工贸易产业,全市产业结构得以不断优化。2017年,全市以富士康、宏盛达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以及拓航科技为代表的通用机械制造业等12家高新技术加贸企业实现产值535.2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13.4%,占加工贸易企业产值的比重更是高达96.8%。在此推动下,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值也不断提升,2017年完成出口交货值264.3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比重的83.5%;加工贸易企业出口额全年实现增长52.4%,已成为拉动全市外贸迅猛增长的重要力量。
  二、南宁市发展加工贸易的优势
  1.南宁区位优势凸显。
  南宁市作为广西的首府,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丰富,自身具有政策高地、地域区位等区内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尤其是近年来,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南宁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珠江—西江经济带开发建设中都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南宁渠道”作用已日益凸显,区域影响力和城市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这些优势都为加工贸易企业的大量进驻和落户带来了特殊的吸引力。
  2.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带来的机会。
  近年来,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区域受劳动力、环境承载力以及成本等因素制约,部分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南宁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沿海省份的省会城市,在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西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相对完善的市场体系、丰富的人口资源、便利的交通、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独具的西部优惠政策,都为南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对接基础。作为连接泛珠三角地区与西南地区、中国与东盟的枢纽城市,南宁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方面的优势明显,也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化、集约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加工贸易型企业来邕投资。
  3.便利的交通物流带来发展机遇。
  南宁具有较为完善的公路、铁路、民航、水路立体交通网络,为发展加工贸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路方面,南宁具有内联、环城、内海、出边等完善的高速公路体系,并在中心城区共有5个公路货运站。铁路方面,初步形成了以湘桂、焦柳、南昆、黔桂、黎湛5条干线为骨架,接内地、通港口、连越南的出区、出海、出国的铁路运输网络。水路方面,南宁至贵港二级航道、右江航道等共同构成了西南货物出海南线黄金水道,南宁港中心城港区牛湾作业区、南宁港六景港区六景转运站作业区等多个项目也已投入运营。航空方面,南宁机场已开通144条国内航线(含港澳台)及26条国际航线,与东盟国家通航13个城市。
  4.广西实施第二轮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带来契机。
  2016年开始,广西全力实施第二轮“加工贸易倍增计划”,加快建设南宁—钦州—北海电子信息加工贸易产业带,推动南宁—崇左—凭祥边境加工贸易产业带,南宁也成为广西重点发展的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之一。在此机遇之下,南宁市顺势打造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互为支撑、互促发展的产业格局,产业平台的初步完善、资金、人才和技术的集聚,以及近年来南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以及东盟开发区等产业集群园区的茁壮成长,都给南宁加快发展加工贸易带来了良好的平台和无限的机遇。
  5.多个县域发展加工贸易大有空间。
  尽管南宁市在发展加工贸易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目前加工贸易发展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单位数量偏少;二是基数小,总量并不大;三是分布区域小,仅3大开发区及4个县区有加工贸易企业落户。但是,发展的压力就是前进的动力,南宁在加工贸易上的这些不足,恰恰也是我们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优势。单位少,说明南宁发展和引进加工贸易企业仍有很大的容纳空间;基数小,表明加工贸易后续具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区域分布小,则表明只要各县区齐心协力发展培育和引进加工贸易企业,即使仅有个别县区实现突破,但“众人拾柴火焰高”,也必然能给全市加工贸易和工业增长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加快加工贸易发展的几点对策
  1.加大加工贸易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要加强产业规划与招商工作对接,围绕打造产业链,制定加工贸易产业带招商引导目录,注重“补链招商”,引进关联配套产业。抓好加工贸易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重点区域的招商引资,着力引进培育一批在全市具有较强实力的加工贸易龙头企业,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积极落实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优惠政策,以东盟等新兴市场需求为方向,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使南宁成为中外企业拓展东盟市场的产业集聚区。
  2.创新加工贸易发展方式。要延伸加工贸易产业链,大力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和加工贸易核心产品环节研发创新,推动全区加工贸易产业向上游研发设计、下游营销服务等环节延伸,提升加工贸易附加值。促进加工贸易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推动加工贸易与服务贸易、“互联网+”、智能化生产制造的融合发展。加快加工贸易自主品牌创建,积极实施南宁加工贸易品牌带动战略,扶优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规模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自主品牌企业。
  3.打造加工贸易集聚区。充分利用空港经济区的区位和物流优势,吸引一批附加值高、货物适合航空转运的加工贸易企业入驻。加强加工贸易载体建设,重点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东盟技术开发区三大开发区,探索和实行加工贸易产业链招商,积极引进与电子信息,通用设备制造和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相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尽快形成加工贸易产业集聚优势。同时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加强加工贸易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完善通信、水电、环保等公共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提升园区配套服务水平,打造较为完善的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平台。
  4.落实广西加工贸易倍增计划优惠政策,降低加工贸易企业经营成本。要积极落实广西发展加工贸易的“五大利好”及“三大突破”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好发展加工贸易的税费减免及企业用地等各项优惠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统筹安排国家和自治区专项资金,在劳动力、资金及人才安置方面给予政策落实,切实降低加工贸易企业的各项经营成本。同时要依托南宁保税物流园区建成的有利契机,尽快形成适应加工贸易发展的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区域性运输仓储物流产业平台,打造现代综合物流体系,降低加工贸易企业物流成本,促进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
  5.加快构建加工贸易人才高地。大胆探索引进东南亚劳工机制,以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为契机,充分发挥产业带区位优势和东南亚劳动人口较为富余及人工成本较低的优势,支持产业带产业发展。建立加工贸易企业与职业学校、高等院校、培训机构合作机制,建设实训基地,实行人才定向培养、联合培养。搭建劳动力供需对接平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加强跨境电子商务、专利信息和知识产权国际化等高级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支持企业引进海外中高端人才,为“走出去”培养本土化人才。强化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培养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6.完善加工贸易推进、服务和考评机制。建立由领导小组统筹、属地政府主抓、落地园区全面跟进的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做好全程服务、工作调度、任务执行和督查督办等工作。对产业集聚能力强、成长性好、带动性大的优势加工贸易项目,采取“保姆式”服务,协调解决生产要素供给等问题。健全各部门及县区加工贸易考核评价奖惩机制,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各部门、区县、园区政绩考核体系,对年度考评先进的园区和个人给予通报表彰和物质奖励。
打印
分享到: